佤邦(世界上另一個“中國”,人口60餘萬,說漢語用人民幣)

世界上的另一個“中國”,竟然有80%的人都是漢族,這裏的人從小說漢語、寫漢字,這個地方就是佤邦。在這裏隨處可見的中國商場和中國小吃,人民幣在這裏也可以無障礙使用。

佤邦(世界上另一個“中國”,人口60餘萬,說漢語用人民幣)

這裏就是位於緬甸的一個城市:佤邦

整個佤邦都位於阿瓦山脈之下,佤邦分為了兩個區域:南佤邦和北佤邦。

北佤邦位於中國和撣邦的交界處,而南佤邦是泰國和撣邦的交界處,兩個區域加起來有三萬多平方公裏。

緬甸這個國家可以說是非常的貧窮,很多地方都不太平,佤邦也不例外,時時刻刻都在鬧獨立,所以說佤邦作為一個地區,雖然說麵積不大,但是擁有高度的自治權,佤邦使用的語言、漢字等等都是由自己決定的。

佤邦的綜合實力在整個緬甸來說可不容小覷,可以毫不誇張地說,佤邦人自己成立的聯合軍是整個緬甸最強的軍事武裝。

佤邦是一個大雜居的城市,多個民族都居住在這裏,像中國很多少數民族,苗族、彝族等等都有在這裏定居。

各個文化也是相互融合,而這裏有超過一半的居民都是漢族,所以當地的很多學校使用的教材都和我們中國一樣。也正是這些原因,佤邦還被冠上了“小中國”的稱號。

其實佤邦也是有自己的語言的,很多人都是雙語隨意切換,漢語和佤語都是他們的語言,但是官方認定的語言還是漢語,在比較正式的場合和文書都是使用的漢字。

為什麽佤邦和我們會有這麽多的相似之處呢?兩國之間到底有什麽樣的淵源呢?

其實,古時候,佤邦一直都是屬於被中國管轄的。

佤邦曾經一直采用的都是較為原始的部落製度,也就是說整個佤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領頭羊,沒有像中國或者其他國家那樣,有所謂的皇帝或者總統。而之前的中國完全算得上是世界上的大國,特別是在盛唐時期,國家繁榮昌盛,很多其他比較弱小的國家也因此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,而佤邦就是眾多附屬國的其中一個。

在唐朝的時候,佤邦歸屬於南詔國管理,一直到了明清時期,由於中國的國力衰弱,佤邦才漸漸從中國脫離出來,重新歸於緬甸管理。但是後來由於歐洲各國的對外侵略戰爭接二連三的爆發,最終緬甸被英國占領了,而當時的佤邦也受到了英國的控製。

而要追溯到具體的年份的話,也就是在1941年的時候,佤邦完全受製於英國的統治,當時的英國不斷地擴大自己的殖民領土,而緬甸就是英國殖民地之一,後來的英國又將佤邦劃分歸於緬甸的領土,所以這樣一來,佤邦自然而然也就成了英國的殖民地了。

到了1989年的時候,由於各種原因,佤邦人民自發組織各種抗議活動,脫離了緬甸實際管轄。

現在的佤邦又是怎樣的局麵呢?

現在的佤邦又重新歸屬於緬甸管理了,還是緬甸的第二特區。同時,還是緬甸的軍事中心,還擁有高度的自治權,並且擁有自己的獨立軍隊,訓練有素的軍人以及先進的軍事武器,而佤邦境內大部分的先進軍事武器大部分都還是從英國進口的。

而且,佤邦的經濟發展速度非常快,整個經濟的GDP總量以及超過了緬甸了,而由於佤邦自身自然條件的優越性,發展了多種類型的農業種植,例如茶葉、荔枝等等更是遠銷海外,並且在佤邦地下還儲存著豐富的礦產資源,可以說佤邦的發展潛力巨大。

雖然說佤邦隻是一個小城市,但是這裏的居民個個都有著非常強烈的民族認同感,他們以說漢字為榮,也非常珍惜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。

實際上,如果追根溯源的話,佤邦族的確有中國人的血統。早期的佤邦族推選部落總統采用的是和中國古代一樣的世襲製度,所以這與他們說漢語、寫漢字是有一定的曆史因素的。

佤邦境內的民族多為佤族,其實就是跟中國境內的佤族是同根同源的。

無論是風俗習慣還是飲食習俗等等和中國的佤族都相差無幾,他們也有類似的火把節、春節等等。總之,佤邦從各個方麵來說,都與我們中華民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,說是同根同文都毫不為過。

本文到此結束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。

相关推荐